2022TADC丨《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发布

2022年06月16日 2352阅读

大会上,由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CIDI)、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ARA)和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联合调研编写的《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正式发布。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秘书长杨骅与埃森哲代表上台共同为白皮书的发布进行揭牌。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虎在线致贺辞,埃森哲大中华区通信、媒体与高科技事业部董事总经理陆今芳向大会观众分享了该白皮书的研究历程及亮点。

 

图:《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发布

 

《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根据世界基准联盟(WBA)对于“数字包容”的衡量维度,结合我国国情与发展现状,从“数字获取、数字技能、数字创新、数字信任”四个方面对相关案例与趋势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原先就业受到限制的残障人群迎来了各种数字化就业的新机遇,但他们能否把握这些机遇、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发展中来,同样非常需要企业、政府和第三部门等的通力合作。因此,我们在今年白皮书中把“残障就业”列为一个专项议题。

 

以下是《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研究内容与结论摘要。

 

数字包容:案例与趋势

 

过去一年来,通过对数字包容各领域发展的持续追踪与研究,我们认为在中国,“数字包容”,特别是与无障碍有关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快车道,数字包容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渗透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包括教育、就业、培训、医疗等,从而对数字经济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们相信,数字包容是我国数字经济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新阶段转型推进不可或缺的要素,数字包容的蓬勃发展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1. 数字获取及发展趋势

当提及数字包容中的数字获取,通常指如何使数字技术广泛可用、负担得起且易于使用,这包括了设备、连接和内容等方面。可负担性是当前人们获取数字技术的第一道门槛,电信基础设施的覆盖和商业服务的费用,限制了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对数字技术的使用。而企业提供的内容方向、服务质量和信息无障碍和适老化程度,则影响了获取数字技术的人群多元性,决定了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妇女和儿童等群体在数字社会中的比例,也进一步影响每个人的社会参与和价值实现程度。

 

白皮书指出,数字获取的发展有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从“可用”到“好用”,是当前数字产品与服务“无障碍”的发展方向;

(2)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部分降低无障碍的实施成本,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3)通过一系列的开源工具和内容,帮助各个类型的组织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快速、低成本地实现无障碍,是一种可取的方式。

 

2. 数字技能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数字技能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业、终身培训息息相关。根据欧盟最新的数字能力框架,数字技能应当能够支持“信息与数据素养”“数字化的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这些目的。对于低数字技能人群中的老年人群,需要尤为关注提升他们的基础数字技能,如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基础操作;对于低数字技能中的残障人群等未充分就业人群,需要帮助他们提升和就业相关的数字技能,以助力他们充分参与数字经济;对于数字经济中已经就业但未来职业可能被新技术冲击的人群,需要关注他们的数字技能提升与重塑。

 

白皮书指出,数字技能的发展有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针对社会治理者、企业管理者而言,一定的数字技能将成为发展数字业务的必备要求;

(2)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为员工提供专业、垂直、贴近业务需求的高级数字技能培训;

(3)针对新业态、新方向,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共建专业培养方案、拓展合作形态,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人才招聘难的高效途径。

 

3. 数字创新及发展趋势

当提及数字包容中的数字创新,通常指的是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对业务增长和社会效益同步进行价值实现。如何通过有效的变革逻辑来实现提升企业业务增长价值和社会创新价值并举的数字化转型,历来是科技企业的思考方向。数字创新不再只由单一部门实现,而是由多个创新主体相互协作的创新联合体来实现,并且尤其强调高层参与的创新机制搭建。企业通过与高校共同研发开源和大数据的课题,扶持和资助中小微企业、社会企业、公益基金会等,研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并应用于可持续发展议题上……数字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步发展。

 

白皮书指出,数字创新的发展有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1)从创新的组织模式层面,伴随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由单一或少数企业推动数字创新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以创新联合体为代表的创新组织模式将更多主导未来的数字创新;

(2)作秀式企业数字化创新更加不被社会认可,创新将更加回归受益人的真实需求;

(3)企业在可持续领域进行数字化创新时,结合企业自身核心业务、技术、产业、人才等领域的专业性开展活动,并与其他同样具备领域专业性的组织优势互补、跨界合作,会逐渐成为主流。

 

4. 数字信任及发展趋势

当提及数字包容下的数字信任,通常指的是企业对于用户使用科技产品过程中的网络安全和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数字信任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方式将网络安全和数字道德结合起来,致力于加强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在开展数字信任中,企业能够将内外数据风险降低。企业高层对外承诺网络安全保护,并建立企业内部的网络安全组织机构,最终开展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的具体网络安全保护项目。同时,企业通过各项承诺建立对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除了基本的数据保密和网络安全之外,对于研发、业务等过程中的道德标准做法也是数据安全的关键要点。

 

白皮书指出,数字信任的发展有以下两大发展趋势:

(1)企业开展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提升整个产业及供应链的用户隐私保护能力和网络风险抵抗能力;

(2)企业加强数据保护和自身合规要求,既符合监管趋势,又符合自身发展诉求。

 

数字经济下的残障就业

 

数字经济下需要关注残障就业发展不仅仅是顺应政策趋势,更是解决未来劳动缺口,体现社会文明与责任的举措,而无障碍平台与辅助工具的发展已经为数字就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条件。

 

目前我国残障就业的整体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表现出当下残障就业增量整体下降、残障就业城乡结构不平衡、残障就业形式以务农为主、残障就业渠道单一、就业范围窄、残障人士就业质量整体偏低等突出问题。但残障人士就业的多元能力及发展特性表现出极大的发展空间和社会价值。

具体包括:    

(1)残障不代表学历劣势,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人士并不稀有;

(2)技能提升路上障碍重重,但障碍也造就了他们的职场软技能;

(3)残障人士就业不仅是获得经济报酬的过程,更是实现自身价值与主流社会融合的途径。

 

因此,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下残障就业的发展,推动数字包容与科技普惠在残障人士群体中得到广泛实践,白皮书提出了以下4条探索残障就业行动路径:

(1)建议政府按比例实现残障人士就业 、积极推动残障辅助工具适配率、完善残障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将庇护性就业转向有商业实践性的残障就业;

(2)让残障就业成为企业常态,需要引进残障人才战略及规划,打造“无差别”企业文化,有效识别残障就业风险及风险控制管理、主动走向残障家庭;

(3)高校应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和教育模式、从知识获取到技能提升、重视残障人才的产教融合,加快推进“教育无障碍”;

(4)社会组织有效整合残障领域行业生态链、发挥专业优势促进残障就业。

 

以上就是此次《数字包容 科技普惠》2022白皮书的摘要,更多案例详情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全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