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之声 | 执行秘书长吴李权:创新引领未来,科技无障碍展现无限潜能

2024年07月10日 5788阅读

上个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就“第六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成果展示、科技无障碍领域创新创业机会”等议题,采访了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执行秘书长吴李权,以下是采访内容的文字版回顾。

图:大湾区之声

——

大湾区之声:第六届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吸引了很多重量级嘉宾。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大会有哪些主要嘉宾出席?

吴李权:本次大会邀请了几十位嘉宾,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吕世明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网络司的李新社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兼代表夏泽翰教授等。

大湾区之声: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大会主要讨论的议题有哪些?

吴李权:大会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政府领导和主管单位的代表致辞,从政策和宏观上给大会定一个总的基调。接下来是行业级发布仪式,例如vivo作为国内较大的终端制造厂商,与中国残联签署的“声声有息”公益计划升级启动仪式,他们还展示了如何通过手机技术提升残障人士生活质量的一些实践。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还和全球知名的认证机构莱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推动科技无障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除此之外,我们与Valuable 500、彩色星球以及雅高酒店集团合作,共同发布了一份面向酒店行业残障包容的自测指南。这份指南旨在帮助酒店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提供更加友好和便利的服务。还有非常多的企业和高校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无障碍领域的实践成果和行业探索。

大湾区之声:在这次大会中,您感受到无障碍发展的新方向或变化有哪些?

吴李权:从这次大会上呈现的一些报告来看,AI大模型的发展将使科技无障碍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大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收录肉眼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后,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用户。这种能力将显著提升科技无障碍化的发展,使得更多复杂的信息处理变得可行和实用。

例如,本次大会的高校论坛,分享了复旦大学正在研发的电子导盲犬,导盲机器狗的内在驱动力是大模型,能够实现与人的良好互动,这为盲人未来的出行和听障人使用数字人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大湾区之声:我们经常采访一些残障人士,他们也投身创新创业领域。在这次大会中,有没有看到这样的机遇?

吴李权:在这次大会上,我们看到很多精彩的展示。比如,有一个团队开发了一款阅读器,帮助障碍人士阅读文档。这款工具不仅比现有的屏幕阅读器更精细,还能阅读数学符号等传统的屏幕阅读器无法处理的内容。这是一个细分市场的商机,吸引了大量关注。

另外,还有针对听障者开发的手语数字人和指尖输入法,通过手语转译成文本输入。这些创新产品展示了无障碍技术的新方向。同时,一些高校和企业也在开发智能导航系统,将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无障碍领域,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帮助盲人导航。这种技术解决了导盲犬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全国只有几百只导盲犬,远远不能满足1700多万盲人的需求。

大湾区之声: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接触到很多新技术领域,如 VR、AR、ChatGPT大模型和脑机接口等。这些新技术对障碍用户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吴李权: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对残障群体的帮助是很大的,比如通过头戴设备,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虚拟行动。例如,肢体障碍者坐在轮椅上,甚至截瘫患者躺在床上,使用设备后可以虚拟出一个形象,自由行动,进行学习或娱乐。这些技术首先满足了残障群体的需求,可以说是第一批“数字移民”。随着使用的普及,场景和应用会不断丰富。5G和云计算的发展足够支撑这些设备和理念继续前进。

至于AR的增强现实设备,已经在一些场景中应用。例如,在日常导航中,有些朋友可能没有注意到高德或百度地图中的实景导航功能。它通过启用摄像头权限,拍摄现实场景,确认用户的位置,这对于看不懂地图或觉得麻烦的人非常实用。这就是VR、AR技术在无障碍应用中的实际案例。

——

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作为无障碍领域最受瞩目的行业年度盛会,连续六年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权威机构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持续与活跃在信息无障碍一线的企业、组织,联合打造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为深度参会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和商业价值,同时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无障碍实践经验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