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行业月报(2025年9月)

2025年09月11日 963阅读

图:无障碍行业月报封面

欢迎各位无障碍伙伴积极投稿,形式不限。(投稿邮箱:dongyiruo@siaa.org.cn )

 版块一  

【时事要闻】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国残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

推荐理由: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国残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要求更多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残疾人就医体验。意见明确,医疗机构要设置符合标准的无障碍标识、无障碍停车位(含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设立低位服务窗口,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

2.“科技赋能·共享福祉”——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推荐理由:9月5日,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届福祉博览会以“科技赋能·共享福祉”为主题,定于9月12日-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届时,展会将吸引400余家国内外辅助器具生产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参展,集中展示万余种用于残疾人、失能老人康复、护理、日常生活等场景的辅助器具产品,并将首次举办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着力推进辅助器具技术和产品创新,助力辅助器具产业发展。

 版块二  

【行业动态】

1.中国残联领导在京调研残疾预防和科技助残工作

推荐理由:8月25日是第九个残疾预防日,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专程赴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调研残疾预防和科技助残工作。调研中,周长奎表示,中国残联将进一步协同相关部门,并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大力推进科技助残,积极促进残疾预防与康复科技自主创新,为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2.2025残特奥会“科技助残”博览会推介活动在广州举办

推荐理由:8月29日,2025残特奥会“科技助残”博览会推介活动在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办。本次推介会以“科技助残”为主题,汇聚政府代表、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及媒体嘉宾共50余人,不仅深入探讨科技如何为残疾人事业注入新动能,还通过实景产品演示,呈现出一场可见、可感、可体验的科技助残盛宴。本次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推进残特奥会工作进程,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科技助残”博览会,共建包容、智能、温暖的无障碍社会。

3.2025年AI助残创新创意大赛在北京举办

推荐理由:9月5日,由中国残联—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助残联合实验室主办的2025年AI助残创新创意大赛在北京举办。此次大赛以“科技赋能,创享未来”为主题,旨在推进“人工智能+助残”行动,鼓励借助AI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消除障碍,助力残疾人更加平等、充分地融入社会。本次大赛分为创新与创意两个赛道,参赛项目覆盖助听、助盲、助行、残疾人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

4.《江苏省推进科技助残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推荐理由:8月19日,《江苏省推进科技助残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实施方案》确立了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到2030年,助残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创新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助残科技成果丰硕,在残疾人事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科技助残服务体系。

5.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四五”以来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进展

推荐理由:9月1日,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四五”以来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部分成果包括: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100%。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2万户。信息交流和社会服务无障碍建设同步推进。各级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应用逐步实施无障碍改造,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普遍设置低位服务台、无障碍通道和手语翻译预约等服务。

6.让“无声”求助被“听见” 武汉交警推出无障碍122服务

推荐理由:8月25日,“武汉交警”微信平台上线“无障碍 122 报警”服务模块。通过贴心的文字指引和人性化的设计布局,可快速指引听障人士走出“报警困境”。当听障人士在武汉市区内发生交通事故或需要相关求助时,只需搜索 “武汉交警” 微信公众号,点击 “警民互动” 菜单的“无障碍 122 报警”服务,就能根据系统指引实现“一键式”报警。帮助听障人士真正实现 “自主报警,便利沟通”。

 版块三  

【推荐阅读】

1.光明日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周年:把平等尊重建在城市细节中

推荐理由:今年9月1日,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周年。在法律保障下,无障碍环境建设提质升级——“断头”盲道得到整治,地铁贴上“欢迎导盲犬”标识,“轮椅友好”观影厅风靡,无障碍App改造上线……两年来,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渐延伸到生活的多元场景和细节,让每个社会个体都能感受到平等、包容和尊重,展现出法治的勃勃生机。

2.人民政协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周年,“从有到优”的进阶之路如何走?

推荐理由:人民政协报记者走进多地的地铁站、居民小区、商场超市等场所实地探访,发现随着法律落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然而在“从有到优”的进阶之路上,设施运维、信息适配、服务衔接等方面的待解难题,仍需持续发力。

- 鸣谢支持单位 -